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出高效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新型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出高效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新型农药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阅读数:

  【导语·中国农药肥料网日前,从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山东临沂花生地下害虫防治示范现场会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在花生地下害虫防治中防治效果优异,深受与会专家和当地农户的肯定。

  日前,从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山东临沂花生地下害虫防治示范现场会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在花生地下害虫防治中防治效果优异,深受与会专家和当地农户的肯定。

  现场会上,专家在农民常规药剂防治田中随机拔取花生,在拔出花生的空穴里,大家都能看到几头白白胖胖的蛴螬悠然地趴在那里,而且拔出的花生中有大量果实被蛴螬蛀食成空壳。而在采用18%氟虫腈·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拌种处理的花生田里,几乎没有发现蛴螬,拔出的花生果颗粒饱满,没有虫蛀果,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当地农户对植保所研发的微囊农药非常肯定,农户自己估测,每亩花生比去年至少多打100多斤。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曹雅忠研究员介绍,蛴螬是危害我国花生产业的罪魁祸首,在花生苗期可造成缺苗断垄,在结果期则专门蛀食花生果实,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刻减产60%-70%。在我国花生产区,经常能看到“一筐花生一筐虫,花生没有虫子多”的现状。为防治花生蛴螬,部分地区花生种植户采用克百威、甲拌磷等剧毒农药,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植保所农药研究室的专家经过大量科学实验,研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微囊缓释制剂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据该产品发明人杨代斌博士介绍,该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混用,配方独特,剂型先进,制剂中的核壳型微囊仅数微米,对活性成分包覆率在95%以上,使得产品对花生安全更高,同时还具有高效、持效期长等优点,现已经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证,2013年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已推广应用20万亩,对花生地下害虫表现出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估计2014年应用面积将扩大到100万亩以上。

  国内著名昆虫学家张芝利研究员对该产品给予高度评价。

  据悉,“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是植保所主持。该项目聚焦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示范,2010年启动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集农业措施(土壤翻耕)、物理措施(灯光诱杀成虫)、化学措施(微囊缓释农药拌种防治幼虫)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可有效防控花生地下害虫的危害。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