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数:
河北乡西乾泊村村民任平均,既是众金果蔬合作社的理事,也是种植地葫芦的带头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院子里用工具给地葫芦筛土,装袋。他说这样就可以卖给客商了。任平均告诉记者,今年地葫芦收购价一开始每斤3块,现在已经涨到了3块3,从地里刨下来之后,一筛土,就卖给客商,而且还供不应求,估计还得涨价。
地葫芦的学名叫白首乌,俗称地葫芦、地环、螺丝菜等。呈蚕蛹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硒量高,性味甘平,有祛痰利肺、散瘀建脾、保健美容之功效,是泡菜和酱菜中的上品。说到地葫芦,任大伯说他是2006年开始在梨树下种植的,当初纯粹是为了自己吃,所以仅仅种了不到一分地,给亲戚朋友分完之后,剩余的部分,他就会拿到集市上去卖,没料想买的人多,价格也不错。头脑灵活的任大伯,觉得这件事儿可行,于是在第二年一下子就种了4亩地的地葫芦,全部卖给了本县的酱菜厂,挣了2.4万元。其他村民听说种植地葫芦效益很好,也开始尝试。村民孙坤苓今年是种植地葫芦的第二个年头,第一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只种了一点,今年她把家里的五亩梨树地全部种上了地葫芦。面对记者,孙坤苓高兴地说:“在梨树地里套种地葫芦,效益的确不错。除了梨树上的收入,树下1亩地也能收入几千块钱,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白捡。”
可能有人会问,在梨树下种植地葫芦会不会影响梨树的生长?已有多年经验的任大伯说,虽然它们相互之间难免会有一些争水肥的问题,但是影响并不大。在梨树地里种植地葫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调节地温,防止水土流失,节约生产成本。
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任平均决定走合作化发展道路,带着大家一块儿致富。2011年,任平均成立了众金果蔬种植合作社,由他的儿子任理事长,自己担任理事一职。现在合作社的社员已经从最初的两三户发展到200多户,种植面积300多亩。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