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北京日报 阅读数:
早晨6点,蔬菜直通车从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满载出发,半小时后,将摆进通州城区的5家便民菜店。由通州区农委牵头,经管站、社区、农民合作社多方联手的“社区小菜园”,让居民吃上新鲜的本地菜。
基地蔬菜直供社区
6点半不到,蔬菜车开进了玉桥街道葛布店北里小区。7点多,天还没完全亮,就有居民迫不及待进来采购了。
“小伙子,这草莓是西集的还是漷县的?”刘阿姨举起一个5厘米长的草莓,用手捏一下,立马被挤出了红汁。
“这是漷县的,25块钱一斤!”售货员小郎边整理货箱边应道。
“不错,一看就是新鲜的,我给孩子买2斤。”刘阿姨仔细地挑了起来。挑完草莓,刘阿姨还买了3根黄瓜,1棵菜花等,“就近买菜,还便宜!”
通州区经管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小菜园”就是由区农委牵头,区经管站与区社会办合作,具体负责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区之间形成对接,蔬菜直供社区的一种经营模式。简单说来,蔬菜基地犹如居民的“小菜园”,每天给社区提供放心菜。
“最开始是为了解决通州棚户区拆迁后,周边小区的买菜难题。”原来,通州棚户区拆迁后,一些菜市场、菜店也随之消失。附近小区居民买菜不得不骑车到八里桥等大型批发市场买菜。同时一些小商贩看准了这个商机,将摊子摆在了社区门口。如此一来,小区周边的环境卫生质量下降不说,更是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而地处京郊的通州,又有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基地,农民也为找销路发愁。
去年年底,长期和农村接触的区经管站,效法“蔬菜大篷车”的做法,协调有条件的社区办起了便民菜店,销售“土生土长”的本地菜。截至目前,全区共开设了5家便民菜店、7辆蔬菜大棚车,涵盖了玉桥、北苑、新华、中仓等街道办事处。便民菜店除供应日常蔬菜外,还提供草莓等水果,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买菜难题。城区外,永乐店、漷县和张家湾镇的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则负责每天提供优质的新鲜蔬菜。
又多了个销路
这边居民吃上了新鲜的本地菜,而在通州区东南部的永乐店、张家湾和漷县三乡镇,依靠“社区小菜园”这一渠道,菜农也尝到了甜头。
漷县镇草厂村就是其中的典型。该村设施蔬菜产业群始建于2003年,目前已发展到占地面积1500亩,建有土钢结构日光温室800多栋。全村456户农民,家家有棚、户户种菜。草厂村村支书王连明介绍,该村的主产品是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年产蔬菜3000余吨,其中60%以订单形式收购,40%销往周边蔬菜市场。
“超市、批发市场,我们都去过,就是想给村民的蔬菜找销路。”王连明告诉记者,经管站搭桥,让村里的农民合作社和社区对接,*的受益者就是农民。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相比批发市场等渠道,直供社区的蔬菜更能卖出个好价钱。
“社区小菜园”由政府搭建平台,农民合作社提供新鲜蔬菜,社区无偿提供销售场地;合作社按规定时间送菜并派专人负责销售。
社区天天平价菜
每天早晨4点,工作人员就开始在各个蔬菜基地采摘、包装、装箱,6点,从漷县装箱好的蔬菜出发,半小时后就到了通州城区。
自打小区里添了这个菜店,居民们发现不用出社区就能买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了。以24日为例,附近某超市中长茄子、土豆、西红柿和黄瓜的单价分别为:5.98元、3.18元、6.8元和6.98元。而“社区小菜园”的价格则为:5.4元、3元、6.4元和6.6元。
最吸引人的还是蔬菜的安全。记者了解到,草厂村基地内全面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模式。生产区内配有杀虫灯、温室风口处覆盖防虫网、温室内悬挂诱蚜黄板。蔬菜产品在农业部、北京市、通州区组织的多次质量抽检中全部达标。
据介绍,目前“社区小菜园”由社区提供场地,农民合作社保证供应。下一阶段,将逐步完善政府补偿等机制,让“社区小菜园”的菜进入更多社区超市。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