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坟墓蚕食土地——聊城市占用耕地建坟立碑现象调查

坟墓蚕食土地——聊城市占用耕地建坟立碑现象调查

畜牧家禽网  来源:聊城日报 阅读数:

  清明前夕,民政部举办了2011年《殡葬绿皮书》发布会,强调有关部门应积极启动《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绿皮书》并提出推行生态殡葬、建设生态公墓的战略构想。

  我市推行殡葬改革算起来也有十余年了,如今情况如何呢?记者近日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占用耕地建坟立碑的做法十分普遍,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骨灰不过一抔坟墓占地丈余

  清明节期间,记者前往我市部分县(市区)调查采访时注意到,公路两边不时可见大大小小的坟茔隆起在农田里,不少坟前还树起了石碑。

  “建坟立碑还是比较普遍的,谁家的老人如果死后不能入土,在村里会被人笑话的。”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大家一般将坟地选在河堤边或不能耕种的荒滩上,现在却越来越多地选在了自家耕地上。此外,由于公墓价格不菲等原因,不少城市居民在亲人去世后也“落叶归根”,或是攀亲附友将坟地选在了免费或价格相对低廉的农村耕地上。

  “一个坟地三、五个平方米,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全国该有多少坟地?积少成多占用的耕地面积是相当可观的!”在乡镇工作的邹先生表示,虽然我市早已明令禁止在耕地、林地等区域内建造坟墓,但为故去的亲人建坟立碑、让其“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看着好好地耕地就这样一点点地被‘蚕食’,实在让人心痛。”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占地建坟愈演愈烈

  1997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殡葬管理条例》,2001年我市又出台了《聊城市殡葬管理办法》,严令禁止在耕地、林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或文物保护区等区域建造坟墓。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推行殡葬改革以来,虽然火化率明显提升,但人们仍习惯于为故去亲人举行火化仪式后再进行“二次土葬”,将骨灰安葬在自家墓地或直接安葬在农田里。

  “逢年过节到先人坟前烧几张纸是孝道,要是连老人的坟头都没了那就是不孝。”由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攀比心理以及怕被人“戳脊梁骨”,绝大多数农民宁愿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也要为亲人建坟立碑。

  “不葬在自家地里,那要葬到哪里去?”面对采访,很多村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据了解,除部分没有耕地或耕地很少的城中村、城边村外,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坟地规划。而城镇经营性墓地价格高昂、农村地区骨灰楼和公益性墓地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广大农民没有安放亲人骨灰的合适地方。

  推行绿色殡葬从厚养薄葬做起

  “民政部于2009年明确提出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动绿色殡葬。我市一直以来也提倡采用播撒、深埋、植树葬等方式处理骨灰,但观念的改变却非一朝一夕之事。”记者在市民政部门采访时了解到,我市在2001年出台的管理办法中就有提倡绿色殡葬的规定,然而这种既避免大量占用土地,又促进绿化、美化环境的绿色殡葬却乏人问津。

  “骨灰撒散、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得不到群众认可,关键还是‘厚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关负责人表示,“厚葬”不如“厚养”,老人在世时对老人好才是真正的有孝心。

  “推行绿色殡葬,不光需要大力倡导,还要出台鼓励措施,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并坚持不懈地推广下去。”4月4日,在天福园墓地,市民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推广绿色殡葬不能搞“一刀切”,要从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实际出发,让人们在实现“墓碑小型化、地表无坟头,绿化覆盖全方位”的前提下,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殡葬方式。还要从完善殡葬服务入手,方便广大群众祭扫先人。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qh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