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梅雨与农事

梅雨与农事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气象报 阅读数:

  梅雨,我国是指长江流域和江淮地区初夏时期的连阴雨天气。其特征是,或阴雨连绵不绝,或降雨稍断又续。此时正值梅熟时节,确如《庚溪诗话》中云“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

  农民群众和古时候关于梅雨的概念和气象学上的概念是不同的。群众和古时的概念是指在“梅”这个节令内的降雨。民用通书群众的说法,华南是“芒种后逢丙‘人梅’,小暑后逢未‘出梅’”;华中是“芒种后逢壬‘人梅’”,与华南相差4或6天。也就是说,一般都是在“芒种”日后一旬内人梅,梅期为21—41天,各年入梅早迟、梅期长短略有不同。还可细分为梅雨和时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群众习惯上也把“芒种”节气(15天)的降雨称为梅雨;把夏至节气即三时——头时3日、中时5日、三时7日,期间的降雨称为时雨,有的也称为“时梅”。唐朝诗人柳宗元就有“梅熟迎时雨”的诗句,宋朝诗人苏轼也有“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的诗句谈到梅雨、时雨及其时间。

  气象学上梅雨实际上是指初夏的雨季,具体时间并不限定芒种日后多少天,不过该雨季一般均在8月中旬到7月上旬,个别年份也有出现在5月份的情况。

  梅雨的早迟、强弱与亚洲地区西南季风活动加强的情况有关,与我国上空南支西风急流北退,南北两支急流合并的早迟、强弱有关。梅雨的早迟、强弱与农业生产关系极为密切,如果在梅里降水极少甚至无降水即所谓“空梅”,则可造成干旱。而芒种、夏至期间又正是我国长江流域和江淮地区农事最繁忙的时候,此期干旱少雨将直接影响夏种和水稻栽插,甚至耽误农时,对秋粮及其它作物极为不利;若梅雨过早、过强则会影响三麦(小麦、大麦、元麦)的后期生长和收获。江苏省的谚语“桃花落在泥浆里,掼麦掼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掼麦掼在泥浆里”就道出了“桃花水”和“梅雨”的关系和梅雨对三麦收割的影响。

  总之,梅雨是否适时适量对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的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了解梅雨的知识和梅雨的规律,以趋利避害、防涝抗旱是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