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8/9/29 11:11:00 来源:广西新闻网 阅读数:
“今天侯书记来收鸡,我一家卖了30多只鸡,共得2000多元,下半年的零用钱和油米钱有保障了!”近日,广西全州县黄沙河镇竹下村委竹下村67岁贫困户唐新姣开心地对笔者说。
“一方面大力发展产业,动员劳务输出,让主要劳动力有事干、有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分散养殖,开发留守劳动力资源,让留守劳动力有事做、有收入,多渠道增收。”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侯守刚介绍说,全村村民512户1855人,其中贫困户84户279人,闲置留守劳动力420多人,且多数老人都有丰富的饲养经验。今年5月份,该村今年3月上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候守刚经过调查梳理,整合后盾单位帮扶资金,为全村有意愿和条件养殖的42户贫困户共免费发放成本为每只3—7元的纯种土鸡(灵川)苗和山香凤土鸡苗2000多只。鸡苗成熟出售后,平均每户养鸡贫困户增收2000多元。
61岁贫困户李玉香,全家三口人,大儿子外出11年无音信,儿媳跑了,小儿子在广东打工尚未结婚,家里只有她跟11岁的孙子。李玉香种了3亩田、半亩苞谷,平时喂养鸡鸭全靠这些自己种的粮食。“我年纪大了,没有力气,其他的事也做不来,养养鸡鸭是我一辈子在做的事,做得来。平时孙子读书、柴米油盐和走亲戚,全在这些鸡鸭上了。等卖了鸡有了钱,帮孙子买身新衣服。”李玉香说。
竹下村委下潮水村贫困户王春华拿到卖第一批土鸡钱,高兴地说道:“政府给我了危房改造指标,新房快建好了,又给我免费送来鸡苗,为我们增加收入,家里花钱地方多,我也不能坐吃山闲饭,大钱小钱都得挣啊!”据了解,王春华老公在外打工,儿子读书,又正在修新房,用钱的地方多。她家房前屋后有山有水,准备多申请些免费鸡苗,扩大养殖数量,增加收入。
“我们这山清水秀,贫困户养鸡都是每家30—50只,家庭放养,只喂苞谷、稻谷和青菜,肉质好销得开。”村支书唐棋勇介绍说,为留守劳力找事做、找收入,该村将养殖产业化整为零,把鸡苗免费发放到有意饲养的贫困户家中,进行分散养殖。贫困户的粗放管理,带出的却是优质的生态效益。
贫困户卖一批,后盾单位就给免费补苗一批,一年可以养三批,全年下来,单是留守劳力就可给家庭增收近7000元。“只管养不管销,不是长久之道。”第一书记侯守刚介绍说,后盾单位桂林市城管委自来水公司有9个职工食堂,每个月可以销100多只鸡。但只靠销后盾单位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确保产品质量,建好品牌,打开其他市场才是王道。村里已开起了电商,通过电商平台已销售了近100只,争取把村里电商平台建好,让村里“土货”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才是解决销售的长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