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8/7/11 10:08:00 来源:阜阳广播网 阅读数:
上半年,阜阳市畜牧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畜牧增量、农民增收目标,突出规模养殖、疫病防控、畜禽良种等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化、产业化发展,畜牧业整体运行良好,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据阜阳市畜牧局业务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245.59万头,同比增长6.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8.25万头,同比增长16.6%;家禽出栏1856.1万只,同比增长22.0%;兔出栏72.32万只,同比增长6.2%;实现肉蛋总产33.03万吨,同比增长6.2%。
阜阳市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的表现为,一是畜产品价格继续坚挺。生猪价格15.4元/公斤,同比上涨23%;活鸡11元/公斤,同比增长31.4%;鸡蛋7.4元/公斤,同比增长21.3%;活牛15.1元/公斤,同比上涨25.8%;活羊16元/公斤,同比上涨28%。
二是养殖效益提高,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目前出栏一头猪可盈利300~400元,出栏一只肉鸡可盈利2~3元,育肥一头牛每月可盈利150元,均比往年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倍。由于养殖效益较好,农户养殖积极性增加,规模养殖户积极扩栏增养更加明显;社会资金投资畜牧养殖业的热情高涨。
三是规模化、区域化生产逐步形成。据调查目前牛、猪、肉鸡、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15%、50%、85%、75%,较去年提高5-10个百分点。临泉、颍上的肉牛,太和、三区、颍上的生猪,阜南、界首、太和的家禽生产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点。出现了一批千头牛场、万头猪场。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超过3.5万户,规模养殖比重接近50%。
四是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化进程快速加快。雨润的300万头生猪屠宰线项目进展顺利;山羊集团的人工羊肉水饺项目开始实施。同时,在太和旺兴、金牌禽业、天康禽业等龙头的带动下,禽业的产业化、组织化发展迅速,主产区域肉禽60%以上实现了订单生产。
五是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快,健康养殖开始兴起。畜禽良种更新步伐加快。 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共投入良种补贴200多万元。引进良种猪4560头,其中从定点引种场引进2000头。
六是先进养殖技术推广步伐加快。阜阳市清洁养猪场等4个猪场正在开展零污染排放养猪示范试点;一大批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正抓紧施工;90%以上的规模养牛场开展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综合配套养殖技术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