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8/7/25 9:1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阅读数:
依托光明、蒙牛、三鹿、银桥等知名品牌企业,陕西奶牛第一大县——泾阳,走出了产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奶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奶牛存栏量达到7.8万头,养殖规模跨入全国五强。泾阳奶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奶牛养殖富民。舞活国内龙头打开鲜奶产销通道
“引进国内乳业龙头带动本土企业,变散户养殖为小规模养殖,科学配套推动奶畜产业升级……”
泾阳县畜牧局副局长李志强说,靠这些成功实践,泾阳打出了西北奶源基地的名号。
泾阳县兴隆镇许庄村,是闻名全县的奶牛专业村。奶牛存栏量从最初的23头发展到1700头,每户平均6.5头,该村立足规模养殖,建成泾阳第一个机械化挤奶站、第一个奶牛养殖小区,有饲料加工点、配种站和防疫人员,真正实现了“卖牛、买料、治病、配种、防疫”五不出村。2007年,许庄村奶畜业总产值达到了930万元,养牛收入占到全年收入的80%%,农民的腰包真正鼓了起来。单在兴隆镇,目前养殖专业村发展到9个,全部实现了规模养殖。
奶农之所以养牛积极性颇高,原因是有10余家乳品加工企业在当地建厂,鲜奶产销不发愁。
全县奶牛办保险 奶农养牛低风险
在规模养殖的基础上,为*程度上减低奶农风险,泾阳县继续拓展奶畜产业链条,兴办三家大型动物药品生产企业,建成全省*的动物药品基地;兴办饲料加工企业24家,年产各类饲料8万吨;在养殖配套服务上,坚持防检并举,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防治网络。
在多次发生的全国奶价暴跌,奶农杀牛卖牛风波中,泾阳县科学的产业化布局,成功让奶农避险。
泾阳县继成为国家优良奶牛品种推广县后,又成为全国奶牛保险的试点县。目前,14000头奶牛投保,700多头病死奶牛全部落实赔偿金,保单赔偿金额下发达320余万。
目前,泾阳县年产鲜奶22万吨,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家,年加工鲜奶能力突破30万吨,位居全省之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让泾阳正在向全国奶源基地迈进。
泾阳县的奶畜产业化发展路子,得到了各级政府单位的极大认可。两年来,成功经验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等领导的高度重视。